立秋是古时
四时八节之一
民间有祭祀土地神
庆祝丰收的习俗
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“立”,是开始之意;“秋”,意为禾谷成熟。意味着盛夏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到来。
更有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,但实际上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,闷热依旧未退,仍旧是不折不扣汗湿沾衣的“桑拿天”。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“大暑小暑不是暑,立秋处暑正当暑”。
壹
立秋·三候
立秋有三候。
一候:凉风至。
虽然立秋后天气仍然十分炎热,但很多地方开始刮起偏北风,风中略带凉意。与往日的酷暑热风已经不同了。
二候:白露降。
白天虽然太阳还是很晒,但夜晚的凉风变得更加明显。当昼夜温差开始形成时,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形成露珠,甚至早晨还会有雾气产生。
三候:寒蝉鸣。
此时天气凉爽,寒蝉在微风中鸣叫。它仿佛在告诉人们,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。
从凉风渐起,到茫茫白露,寒蝉鸣,仿佛一切都在告诉我们,炎热的夏天已经快要过去了。
贰
立秋·三防
防暑
立秋时节,暑热未尽,气温不会很快下降,有时还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。
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,早晚温差大,白天仍然炎热。因此,立秋后要继续防暑降温,不能有丝毫懈怠,当心“秋老虎”,防止中暑。
防燥
中医认为,秋季燥乃六淫之邪,其性干燥,易耗津液。常见症状有口干舌燥、鼻涩咽痛、皮肤干枯、大便干结、烦躁不安等,被称为“秋燥综合征”。
老年人对秋季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相对较差,更应重视预防。秋季防燥应以养阴清燥、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。可以使用麦冬、菊花、百合等煎水代茶饮,具有养阴润肺、清心除烦、益胃生津的效果,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方。
防感冒
立秋后,昼夜温差大,人易感受外邪而致感冒。
初秋也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,如果不注意防护,孩子易出现发烧症状,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脸色苍白、恶心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防感冒也是立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。
叁
立秋·四养
中医认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向养阴的时刻。因此,在立秋之后养生,以“收、养”为原则,注重日常生活的调养,特别是在精神情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。
起居调养
在起居方面,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早睡有助于顺应阳气的收敛,也可以补充夏天睡眠不足的情况,早起可以舒展肺气,避免过于收敛。
精神调养
在精神方面,要积极防范情绪中暑,保持心情舒畅,少生闲气,遇事保持平和的心态,避免悲伤和忧愁。即使遇到伤感的事情,也要主动排解。
饮食调养
在饮食方面,应尽量少吃辛辣的食物,以防止辛味发散泻肺,适当增加酸味的水果和蔬菜,选择养阴润肺的食物,如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等柔润食物,以促进胃肠的消化和润泽;适量多喝开水、果汁、豆浆、牛奶等滋润物,补充体内的阴津。
但要注意不要贪食或贪饮,同时要谨慎食用瓜果,以免引起胃肠不适。
运动调养
在运动方面,立秋后天气会逐渐凉爽,这是坚持运动的好时机。可以选择慢跑、散步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运动方式,既可以活动身体,又不用担心中暑问题的发生。
肆
三伏贴还要继续贴
立秋,虽非盛夏还伏虎,更有寒蝉唱不休,秋季渐渐拉开序幕。容易出现肺部干燥,肺受损伤后容易咳嗽。
根据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理论,可以在夏季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、复发或加重的疾病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,以增强正气,调整机体抗病能力,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,其中以“三伏贴”特具代表性,三伏贴对许多呼吸道疾病也有调理作用,比如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怕冷怕风、易感冒、虚寒体质以及类风湿性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失眠等,都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