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
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
标志着“季春”的开始
清明是三月节,清明因其风
温风如酒,清香而明洁
清明风为巽,巽为绳直
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
清明三候
一候桐始华
清明节至,白桐花开,清芬怡人。
二候田鼠化为鹌
阳气渐盛,田鼠躲回洞穴,喜爱阳气的鸟开始活动。
三候虹始见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三候,虹始见。虹,音洪,阴阳交会之气,纯阴纯阳则无,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清明养生
清明养生,重“清”
一、 清肠胃
肠胃,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,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。说起来,肠道保健其实就是一些很简单却很有效的小招数。日常可以选择食用:糙米、酸奶、木耳、海带。
二、清血管
血管遍布人体,是输送血液和完成营养物质转换的重要“管道”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的血管会自然衰退、老化,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逐渐增加。
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科学饮食,改进膳食结构,加强体育锻炼,便可清理和保护我们的血管,能让血管更年轻、更健康!
三、清肝气
中医素来有“春宜养肝”之说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:“春应肝而养生。”这是因为春季属木,肝也属木,两者相应。春季万物复苏,属于阳气升腾的季节,养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菊花属于花茶类,用它泡水喝,味道微苦,却是养肝茶类的代表。
四、清心气
清明节祭拜祖先时,很多人会睹物思人,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是过度的沉思在悲伤里,会导致情志抑郁,阻滞气机而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。
所以清明节祭拜祖先结束后,要注意稳定情绪。清明是万物生长的季节,心境要畅达,要通过户外散步、踏青等活动,来清净心气,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。
五、清肺气
相比城中的空气质量和灰霾弥漫,郊外的空气会好很多,夹杂着草木的味道,恨不得把这些新鲜洁净的空气带回家去,而且郊外多安静空旷视野开阔,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。郊外踏青,无疑是清心养肺的不二选择。
清明养生,重“防”
一、防过敏
预防花粉症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减少与致敏花粉的直接接触,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,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,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,更不要随便去闻。
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进行防护,还要穿长袖的衣服,最好同时戴上帽子。中午日晒最强,花粉的释放量最多,此时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。春季植被繁茂,蚊虫开始滋生,也是外出旅行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,患者往往于腰部、下肢出现红疹、水疱等皮疹,瘙痒难忍,外出时建议带上防蚊虫的药水。
二、防晒
春季紫外线增强,外出旅行防晒至关重要,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,可以采取打遮阳伞,戴帽子、口罩、墨镜等手段防晒,必须暴露时应外擦防晒霜。
春季户外紫外线强、风沙较大,皮肤水分散发增加,皮脂分泌旺盛,水油比例失调,容易干燥脱屑,皮肤敏感性增强,宜多饮水,洗澡水温不宜过高,避免应用碱性沐浴用品,适量应用含水多含油少的保湿霜剂。
三、防感冒
中医认为,“风为阳邪,其性开泄”,意思就是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,加上清明多雨,湿气较重,在“风”和“湿”共同作用下,容易引发感冒、风湿、肩周炎等病痛。
清明节气要尤其注意防止湿寒侵邪,建议外出踏青赏春,穿衣仍然以轻便保暖为主,准备一件可随时穿脱的轻薄外套,及时增减衣物。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随身携带一条小手帕或毛巾用来擦汗,以免“风邪入体”。
四、防腹泻
清明前后的天气雨水多,较湿冷,容易诱发各类胃肠道疾病,如消化性溃疡、胃肠炎等。
外出旅行往往容易出现饮食不规律,饮食不适宜等现象,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按时进餐,可多吃维生素B、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,如西红柿、苹果、橙子等,多食大枣,山药等食物,健脾益气,滋阴润肺,过敏体质者可少摄入光敏性食物和辛辣发物。
清明养生:穴位养生
清明节,肝气达到最旺,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,都容易损伤肝脏。此时按摩一些穴位,可以调节肝经的气血,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,下面就介绍两个常见的穴位,建议收藏哦。
期门穴
定位:属足厥阴肝经 ,位于胸部,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功效:此穴为肝经的募穴,具有疏肝泻火、理气解郁之效。
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为着力点,向下按揉,按揉时要按住7-8秒钟,以穴局部酸胀感为度,时间为10分钟左右即可。
三阴交
定位:属足太阴脾经,在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际。
功效:此穴为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,足三阴经气血在此交汇,能调节脾、肾、肝三经的气血,有健脾益血、调肝补肾、安神助眠等功效。
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为着力点,向下按揉,按揉时要按住7-8秒钟,以穴局部酸胀感为度,时间为10分钟左右即可。
目前,慈脉中医各地医馆正在开展免费的穴位治疗,朋友们可扫描文章底部的二维码提前预约,选择就近的医馆进行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