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人,以精纯的匠艺之心去守护技艺和生活,构筑起一个人情味的世界,为岁月留下历史痕迹。匠人们拥有着强烈的自尊心。一份工作做得好与坏和他们的人格荣辱密切相关。爱自己的工作,不能有任何怨言,工作就是他们的人生,是他们眼中的艺术。
“守破离”, 每一位匠人通往一流的必经之路,技艺得之于守,用之于破,创之于离,弟子与师傅之间的手艺传承尽归于此,“匠人精神”也在其中慢慢练成。视“匠心”为灵魂,将传世当作是天命,追求技艺的极致甚至要创造奇迹便可谓“匠人精神”。
著名的秋山木工中的弟子八年才可独立,他们一年上预科,四年学做徒,三年学带徒,八年后自立,便被赶出学校。而秋山木工的创始人秋山利辉更是创立“匠人须知30则”作为学员训诫,贯彻“匠人精神”的奥义。
“匠人精神”虽来源于传统,却与现在这个时代共存。刨木头可以用电锯,但必定是经木匠的手把木头的表面刨得非常圆滑;生产可以通过流水线,但必定有工序由手艺人亲手完成。
“匠”是信誉,也是崇高的荣誉。 当“匠人精神”成为一种社会常识,“匠人魂”成为整个国家的民族魂时,企业的面貌是否也可以焕然一新?
另外,在被媒体宣传的时候,是否还能能保持自己不会迷失方向,有的手艺人可能会立刻开工厂批量生产自己的东西。能否守得住寂寞是一个很大的区别。
在这个一味讲求速效、刺激,追求创意、美学的现代社会里,“匠人精神“似乎不合潮流,但就我看来,尽管现在很多传统技艺被高科技技术所取代,传统技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无法被取代的。
匠人是有修养的匠人,是懂得关爱他人的匠人,是充满人性光辉的匠人,”匠人精神“更是超出技能范围的德行素养。在追逐快速成效的大环境下,在国内市场迷失的我们是否需要传承教育这种”匠人精神“,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坚持和执着?
答案是毋庸置疑的,因为一流的匠人,人品比技术更重要。
基于对匠人精神的理解,中医的匠人精神自然也在上述的范畴内。匠人精神的核心在“德行素养”,那么追寻中医的匠人精神就得在中医的“德行素养”中找答案了。
中医的“德行素养”是什么呢?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此的论述,比如孙思邈的《大医精诚》提及“绝驰鹜利名之心”,我们也从这些前人思想中总结归纳了一下。
从品格情志层面来说,中医的匠人精神是:凡为医者,性情温雅,志必谦恭,动必礼节,举止和柔。
一个性情温和儒雅的人,心志是谦卑恭敬的,那么行为举止也必然呈现礼节性,和柔性,举手投足,内外合一。
从具体行动层面来说,中医的匠人精神是: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”(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)。
这句话来自西医,但恰恰是全天下医者都应遵循的行为模式,即治愈疾病是最低要求而非最终目标,在治病中真正帮助他人,同时安慰患者的心灵,才是医者仁心的现实意义及医者道义的升华。
从思维意识层面来说,中医的匠人精神是:同理心、正思维、精进。
一个没有同理心的医生必然无法理解患者的感受想法,也无法与患者产生心与心的连接。自然谈不上去帮助,而没有同理心的安慰也落于表面。
思维不端正,从医以追名逐利为目的,以成为“名医”或“提高收入”为目标,既丢了医生的气节,也导致了行为的偏差,又怎能真正治人身病与心病呢?
至于精进,学海无涯,积跬步致千里。与生命有关的技艺,更是需要一颗不断精进的心。这里很多从医者有个误区,觉得多读书多拜师学技艺就是精进,实在局限且偏颇,医者的目的也好初心也罢,应在治病救人。
磨刀是为了更好地砍柴,而非和邻居比谁的刀漂亮谁的刀多谁的刀锋利,何况治病是关乎交流、共情、赋能的体系技术,很多医生还停留在药物配伍或是病理分析上,并醉心于此,磨刀磨成了刀匠,忘了自己其实是来砍柴的。至少应公平的分一些精力在沟通技术、心性的提升上,道术相载。
文章的最后,摘录一段随笔文字,供大家共参领悟,正念利他,精进谦恭。